視頻來源:新華網
初秋時節,紅衰翠減,但在八步沙林場中,大片的檸條、梭梭枝繁葉茂,綠意盎然。微風吹過,葉子沙沙作響,林場鮮花怒放。
圖為現在的八步沙林場。(受訪者供圖)
草木成蔭處,40年前還是一片荒漠。
八步沙,位于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北部,騰格里沙漠南緣?!俺鲩T八步就是沙”,上個世紀,這里飽受風沙肆虐之苦?!扒镲L吹秕田,春風吹死?!痹侨藗儗τ诎瞬缴匙钌钭钔吹挠∠?。每年沙塵季,從沙漠深處刮來的黑沙暴遮天蔽日,“沙魔”在這里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吞噬農田村莊,八步沙危在旦夕。
八步沙人沒有放棄自己的家園。20世紀80年代初,國家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啟動。郭朝明、賀發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張潤元“六老漢”聯戶承包了八步沙,踏上了與沙漠頑強抗爭的漫漫征程。
圖為上世紀80年代“六老漢”在八步沙治沙造林的場景。(受訪者供圖)
“六老漢”堅守沙鄉擊退沙魔的當代愚公精神已成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詮釋。郭萬剛,作為“六老漢”的第二代傳承人,見證了八步沙從黃變綠、由衰轉興的美麗蝶變。
“再也不能讓黑沙暴把人卷走”
1983年,供職于古浪縣土門鎮供銷社的郭萬剛,擁有一份人人羨慕的“鐵飯碗”。但他的父親,“六老漢”中的郭朝明,卻讓他辭去工作,把他拽進了沙窩窩。對于這個決定,起初,郭萬剛充滿了埋怨與質疑,“治理沙漠是幾個農民能做得了的事情嗎?”
然而,1993年的一場黑沙暴,徹底改變了郭萬剛的想法。
那年5月,正是春意融融、萬物競生的季節。下午5時左右,晴朗的天空突然平地起風,轉瞬間黑風卷著黃沙撲面而來,隨即眼前一片漆黑。郭萬剛當時正在巡林,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吹成了滾地葫蘆,狂風掀起的沙子轉眼將他裹在了地里。郭萬剛回憶,“暈頭轉向亂闖亂撞后,我們才從沙窩里出來,艱難地摸回家?!?/span>
后來,死里逃生的郭萬剛得知:黑沙暴卷走了古浪縣23個人。
“一場大風,竟然造成了這么大的災難?!睆哪翘炱?,郭萬剛就卷起了鋪蓋,住進了沙漠。
每當談及這段往事,郭萬剛都會用干瘦的手背狠狠擦去眼里的淚水。沉默半晌,郭萬剛說:“不管有多大的困難都要‘戰黃沙’,再也不能讓黑沙暴把人卷走!”
圖為2019年3月群眾在八步沙扎草方格壓沙。新華網 劉欣瑜 攝
“活人不能讓沙子欺負死”
八步沙干旱少雨的地理環境給郭萬剛帶來了巨大挑戰。想要向沙漠更深處進軍,老一輩“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的土方法顯然無法實現大規模治沙的要求,資金、人員、工具等都成了他的心頭盼。
經過長年累月與“沙魔”的“斗爭”,郭萬剛因地制宜獨辟蹊徑。他提了一個大膽的建議:在林場附近打機井,開墾荒地,種植沙生植物和農作物,發展集體經濟,貼補造林費用。
圖為郭萬剛(左一)和群眾一起在八步沙栽種樹苗。(受訪者供圖)
“當時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錢?!惫f剛說,為了解決資金問題,他們一邊申請貸款,一邊發動村民集資籌錢。1997年,歷時4個月,一口156米深的機井出現在八步沙的荒漠中。噴涌而出的井水對當時的郭萬剛來說,是救命的水、希望的水。
有了水源,沙生樹苗、農作物存活率持續提升?!耙豢脴?、一把草、壓住沙子防風掏”。漸漸地,一個喬、灌、草結合的荒漠綠洲在八步沙延伸開來。
“活人不能讓沙子欺負死?!笨粗絹碓健熬G”的八步沙,郭萬剛眼里滿是驕傲。
圖為郭萬剛在八步沙林場查看樟子松。(受訪者供圖)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從“死亡之?!钡健敖洕G洲”,如今,八步沙內的防風固沙林達4萬余畝,檸條等抗旱樹種栽植1000多萬株,形成了一條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8公里的防風固沙綠色長廊,古浪全縣風沙線后退了15公里。
2000年,郭萬剛當選為八步沙林場場長。在八步沙治理好后,2003年,“六老漢”的后人、郭萬剛等“六兄弟”主動請纓,向騰格里沙漠的黑崗沙、大槽沙、漠迷沙三大風沙口進發。
“六兄弟”在一望無際的沙丘上安營扎寨,一起度過了10多個春秋。憑著“敢把荒漠變綠洲”的奮斗精神,他們在騰格里沙漠腹地,再造了一個八步沙。
圖為甘蒙接壤百里風沙線生態屏障建設區一景。(受訪者供圖)
“‘接鍬人’不能斷”
八步沙綠了,治沙的人卻老了。
“六老漢”約定,六家人每家必須有一個“接鍬人”,不能斷。
2016年,郭朝明的孫子、郭萬剛的侄子郭璽也加入了林場,同來林場的大學生一起成為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
有了新鮮血液的加入,八步沙林場也由以前的只念“治沙經”變成了如今的共譜“致富曲”。
“林場要發展,不能只守攤子,必須再次創業?!惫f剛說。
“六兄弟”成立了八步沙綠化有限責任公司,先后承包實施了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項目、“三北”防護林等國家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并承接了國家重點工程西油東送、干武鐵路等植被恢復工程項目,帶動近1000戶周邊農民脫貧致富,在河西走廊沙漠沿線“傳經送寶”。
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鼓勵幫助下,郭萬剛又開始探索將防沙治沙與產業富民、精準扶貧相結合,助力發展特色產業,實現了生態治沙、經濟脫貧的雙贏。
2019年至今,八步沙生態治理區域新增綠化面積22.31萬畝,古浪縣森林覆蓋率達到12.75%。
如今,69歲的郭萬剛依然干勁十足,帶領著第二代、第三代治沙人,腳步向距離更遠、條件更加艱苦的甘蒙接壤百里風沙線生態屏障建設區邁進。
圖為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代表在“時代楷?!卑l布會上。圖片來源:新華社
2019年3月,中宣部授予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時代楷?!狈Q號。
圖為盛開在八步沙林場的檉柳。(受訪者供圖)
大漠生花,草木成蔭,這曾是郭萬剛無數次夢想的場景。而如今,他就站在一片鮮花怒放的沙丘中,繼續向大漠深處走去。(記者 黃文新 劉欣瑜)